武警石嘴山支队开展交通工具反劫持实兵对抗演练
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着力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的问题,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把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市级机关各部门单位机关党组织书记、专职副书记,各区委分管领导及区级机关工委书记、江北新区党工委党群工作部相关负责同志,部分市级机关基层党支部书记代表等参加了会议。
思想政治工作是国企的传家宝。另一方面,工委机关要按照纪工委工作意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抓好自身建设。
省级机关工委书记李新平主持会议。省级机关工委书记李新平主持会议。
为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在全省国税系统263个办税场所全面创建“龚全珍工作室”,以“龚全珍精神”教育、引导和激励干部,将“龚全珍工作室”全面打造成红色基因传承室、政策法规宣讲室、矛盾分歧化解室和服务群众连心室,促进干部增强奉献情怀、做实服务举措,以更优质的服务优化营商环境。我们党是按列宁建党原则建立起的无产阶级政党,重温列宁的有关论述,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政治建设极端重要性的认识。
王承先指出,去年5月以来,省直机关工委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为进一步提升机关党员教育管理常态化、制度化、精准化水平,在省委政研室、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等9个部门(单位)的177个党支部3637名党员中,开展了党员积分制管理试点工作。
还要指出的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既强调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又探索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创新,提出党与政府、市场、社会之间要形成新型领导关系。
党的领导既体现在党要根据中国经济社会各个阶段的发展现状,带领人民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也体现在党要动员人民、组织人民、领导人民将党的正确主张转变为人民的自觉行动,贯彻落实到实践中去。韧性基础:具有张力的国家治理结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韧性从哪里来?其基础就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锻造的、具有张力的国家治理结构。
工委举办这次主题党日活动,就是为了更好的统一机关各级党务干部、党组织书记的思想认识,就是要让大家敢于直面机关党建存在的具体问题和现实困难,树立敢打必胜的信心,把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对党庄严宣誓的承诺,用更加坚定自觉的行动去践行,用机关党员干部队伍的高素质和服务中心工作的高水平,全面反映机关党建工作的高质量,努力向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工委副书记、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杨庆国,副巡视员、信息化领导小组副组长李晓岚出席会议并作讲话,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和信息办全体人员参加会议。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何毅亭,副校长黄浩涛、王东京、甄占民、黄宪起,教育长罗宗毅,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王燕文,南京市委副书记蓝绍敏,南京市人大常务委员会主任龙翔,南京市政协主席刘以安,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宁,南京市委常委曹路宝,中央党校校委委员谢春涛、韩庆祥,以及各直属单位负责同志、在校学员、教职工和研究生约1800人观看了演出和展览。
面对这些显著变化,再讲“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已经难以准确反映实际了。
对今年机关党建工作信息化提出了三点要求:一要进一步强化信息化建设意识,发动全员向薄弱环节聚焦用力;二要全力推进重点项目,继续完善党建工作、学习宣传、服务交流三大平台;三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系统、规范地推进信息化建设。
尽管考验还没有完结,但在经受考验时已经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韧性,这种韧性是我们制度自信的重要根据。党组织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起着把握决策、推动发展和保障落实的作用,与企业发展同向同力。
武警石嘴山支队开展交通工具反劫持实兵对抗演练
同时,要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
|
![]() |
母亲
|
![]() |
劳动者
|
![]() |
古镇印象
|
“埋其名,修其行,悠然人间,不肆张扬之能事。其人如画,中睿外平,具纯粹之德;其画如人,旨趣高远,淡而朴素,一草一木,发乎自然,无矫揉造作。游于林草之间,漫步厅堂之外,用心于细微,思存于灵性,赏其画似对天地自然、林间田野之呼吸,自可将清新自在之气漫于身心……”这是著名水彩画家杨东风的真是写照。
“水彩画发展成熟的历史是从传统的单向性走向现代的多元化道路,但万变不失其本、不遗其宗,同其他艺术的发展一样,就象一棵树的成长,无论多么参天也是由一粒种子起源,先生成雏形,然后在天、地、自然的滋养下逐渐壮大成熟,再向四周广邈的空间发展出多方位的枝干,长满繁盛的的叶丛而生机勃勃立足世界,其根永远同系一足!”杨东风以这样一段话谈出他对水彩画艺术的深刻理解。
初看东风的画,便被他深厚的艺术造诣所震撼。他在水彩画方面更表现出精谌的功力和全面的修养,他的作品看似古典写实,却具有强烈的现代审美意向及对朴实美的追求,他绘画的主要题材是自身周围的一切,有古镇风情、普通农舍、普通的人、甚至是很平凡的某个角落、静物等,但每一件作品都放射出他那特有的美学思想、生活感情和深厚精妙的技法魅力,运笔上大处虚处阔笔挥写,表现力极准,细处精处则小笔雕琢,恰到妙处,二者协和统一,生动地表现出物象层次。用色朴素单纯,但冷色暖色微妙交织所产生的神奇效果,令人叹服。
他是一位从生活获取题材并紧紧与时代并进的画家,他的作画方式极富个性和表现性,他认为:“水彩能表现流动、透明的生命,它能做它想做的,水彩本身是自然的一种力量,但又不仅仅是自然。”1998年的《洪流》,画面上惊涛裂岸,浊浪连天,气势强悍,图景宏阔,站在画前人似能触及波滚浪涌、感受到大地的震颤。非襟怀博大者何以为之?纸上“洪流”,来自胸中“洪流”;抛却俗物,然后虚静的胸襟能够容纳百川。疏沦其心,摒弃智欲,澡雪精神,除却秽累,杨东风才在内心开拓出了一份纯真的艺术天地。2009年,杨东风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的作品《古镇印象》,画面并不复杂:江南古镇一条幽深的街巷,路上的层层石板被岁月打磨出了光泽,粉墙爬满青苔、不知何年何月张贴的毛主席语录字迹斑驳,早已与墙融为一体,沿街屋顶在晴空下显得黝黑低沉,唯远处一人一牛在动,但背影模糊,似有还无。说起这幅画的构思,杨东风说:“天人合一的理念是核,古镇街巷只不过是由此派生出来的表现形式。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与天地相依存是我基本的人生信条,画面都是从这个信条的原点上自然生发的。”
“灵气在心,一来一逝,其细无内,其大无外。”东风的画非常有灵气。灵气,对画而言,也可以说是品位,韵味,气韵生动。要做到这一点的确不容易。特别是水彩人物画,其形与神、虚与实的处理、技法与材料等的运用都与作品的成败息息相关。母亲这个主题,在杨东风心目中分量很重。用画笔去表现母亲一生的操劳和经受的苦难,一直是他的一个情节。为此,2009年初他远赴西藏寻求创作素材,在这个地球上最接近天堂的地方,他行程数千里,描摹了95位母亲纯真的面容,加上自己的母亲,用96个头像,组成了作者关于母亲的理解。96个人、96种表情,有苦有乐、有喜有悲;有的白发苍苍,有的青丝如墨;有的形容枯槁,有的面色红润……但无论怎样的形象,无不散发着母爱平实而深沉的光晕。尤其是中间那幅自己母亲的图像,清矍的面庞表现了她对家庭艰难的操持,忧郁的眼神透露着她对子女深沉的爱和不舍。这幅名为《母亲》的画作,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颤。96个母亲,是天下母爱的96种解析,作者画的是他的母亲,而表现出来的又岂不是天下的母亲?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作者对其内心真实的描摹,也可能在无意中,拨动了人类内心最温暖的那根琴弦。
杨东风的《劳动者》是天津地区入选9件作品中唯一获得大奖的作品。作品描绘的是一个年过中旬、饱经沧桑、满面尘垢、疲惫不堪但神情倔强的造纸车间工人。作者借此表达了对最底层劳动者的同情和敬意,同时,描摹了中年以后,在生活与精神的双重重荷下人的心境。作品洋溢着人性的光芒,构图和色彩极富视觉冲击力。
每个人做事都要有一个理由与说法,对画家而言更是如此。首先要找到切入点,来进行不断的思索、完善,达到心态平衡。于是有了《主人》、《静物》、《洪流》及《腾飞》,杨东风说,画家没有”高于生活“,他与他所描写的人们不存在思想或心理状态上的高下等级,而是仅仅是一种“近距离”。在他看来,在“一个社会发展阶段还处在后农业社会的当下中国,具有理性特点的具像写实风格的水彩画不仅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且负有积极参与中国社会进程的责任。在这样的前提下,题材的选择相对于纯粹形式的探索更具有重要意义。伴随着理性的探索,以绘画描写社会现象来表现画家的思考和人文精神,这是中国写实绘画的基本出路,也是从事具像写实绘画艺术家的骄傲。”只有以入世态度,以现实主义的眼光观察体验周围的世界,两脚实实在在地踏在中国现实的土地上,,才能创造出真实感人、震撼人心的、具有永恒艺术魄力的作品。
杨东风 中国美协会员,天津市水彩画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秘书长,兼任天津武清区美协副主席。
获奖情况:
1999年 《洪流》入选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获山东展区一等奖;
2001年 《主人》入选首届中国水彩画人物画展,获2003年天津水彩画精品展银奖;
2002年 《古黟印象》入选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获天津展区银奖;
2002年 《静物》入选中国水彩画写生精品大展;
2003年 《古宅》入选首届全国小幅水彩画展;
2004年 《古黟印象》获“第六届全国水彩画、粉画展”铜奖;
2005年 《古镇》入选第七届全国水彩画、粉画展;
2009年 《古镇印象》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获山东展区一等奖;在“万金杯”天津市首届青年水彩画大赛中获二等奖;
2010年 《闽南印象》入选第九届全国水彩画、粉画展;
2011年 《劳动者》获“第二届全国小幅水彩画展”最高奖优秀奖;
2011年 《闽南印象》入选第二十三届亚细亚水粉画联盟大赛,获优秀作品奖。
2012年 《闽南印象》获中国艺术节山东展区铜奖;
2012年 《喀什的阳光》入选全国水彩画、粉画展。